学术讲座—环境功能材料研发及其光催化氧化降解新污染物及灭活病原微生物的应用研究
发布者: 科研处 更新日期: 2025-10-16 访问次数: 10
讲座题目环境功能材料研发及其光催化氧化降解新污染物及灭活病原微生物的应用研究
主办单位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
讲座人毕进红讲座人
职称
正高主持人刘心中
讲座类型自然科学讲座对象全校师生时间2025-10-21 15:00
地点博学4#-305




毕进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硕士生导师(环境科学学硕、环境工程学硕、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学硕、环境工程专硕);入选福建省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和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等人才计划;兼任福建省碳中和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福州大学学报》青年编委;担任《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ACS Catalysi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Environmental Research》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审稿专家。主要从事污染控制技术及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横向项目等项目近20项,发表SCI收录文章12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件,国际专利1件;主持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教改项目9项,发表教改论文3篇;曾获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福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福州大学杰出青年励志奖、福州大学十佳青年教职工称号等奖励或称号。 讲座人学术类荣誉称号:福建省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教师培育计划、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讲座
主要内容
分享污染控制技术与资源化利用创新团队在环境催化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将围绕以下三个核心方向展开:(1)光反应活性MOFs材料的吸附-降解协同机制:通过精准的分子设计,研制新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实现了对水中新污染物的高效吸附与光催化降解的协同作用。该材料既能快速富集污染物,又能在光照下实现其高效分解,揭示了吸附-催化协同增强的内在机制与显著优势。(2)异质结工程在环境净化中的应用:通过构建新型异质结光催化剂,显著增强了界面电荷分离效率,优化了反应动力学过程。该技术不仅大幅提升了降解新污染物的效率,还实现了对病原微生物的快速灭活,展现出在深度水处理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3)光催化原位合成过氧化氢的绿色消毒技术:创新开发了基于光催化原理的过氧化氢原位合成系统,包括专用催化剂和反应器设计。该技术实现了绿色消毒剂的按需生产,避免了传统消毒剂储存运输的安全隐患,为水环境微生物风险控制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这三个研究方向体现了环境功能材料在设计理念、作用机制和工程应用方面的创新突破,为新一代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