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任务导向的水下图像质量感知与优化
发布者:
科研处
更新日期:
2025-08-05
访问次数:
10
讲座题目 | 任务导向的水下图像质量感知与优化 |
---|
主办单位 | 计算机科学与数学学院 |
---|
联合主办单位 |
|
---|
讲座人 | 陈炜玲 | 讲座人 职称 | 副高 | 主持人 | 孟振宇 |
---|
讲座类型 | 自然科学 | 讲座对象 | 全校师生 | 时间 | 2025-08-09 16:00 |
---|
地点 | C4-308 |
---|
讲 座 人 简 介 | 陈炜玲,现任福州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研究方向为水下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创项目各1项,担任图象图形学学会多媒体专委会以及机器视觉专委会委员,期刊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副主编,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编委,以及国内外多个学术期刊、会议审稿人。 |
---|
讲座 主要内容 | 海洋强国战略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支柱。作为海洋探测的核心数据源,水下图像在海底地形测绘、水下目标识别、海洋资源勘探及水下安全防护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海洋环境存在多径干扰、浑浊介质散射及远距离衰减等问题,水下图像常出现目标模糊、噪声等失真。对失真水下图像进行质量感知与优化,有助于监控并提升水下图像的采集和传输效率。考虑到水下图像所承担的特定任务(如水下探测等)会通过评价尺度、注意机制等影响其质量感知与优化模型,当前大量针对光学图像的相关研究并不适用于水下图像,基于任务背景研究水下图像质量感知与优化机制尤为重要。 本报告基于作者近几年的相关工作,分别针对水下光学图像与声纳图像介绍了其在特定任务背景下的质量感知与优化新方案。重点探讨在特定任务背景下(1)水下图像质量的定义及其影响因子;(2)面向人类视觉与面向机器视觉的水下光学图像质量感知机制;(3)泛用的声纳图像质量感知机制;(4)声纳图像与水下光学图像的超分与修复策略。本报告旨在为低质量的水下图像提供一套面向实际任务的质量感知与优化方案, 促进海洋信息采集与处理的效率提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