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法官裁判思维及修养
发布者: 科研处 更新日期: 2025-04-13 访问次数: 10
讲座题目法官裁判思维及修养
主办单位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
讲座人刘炳荣讲座人
职称
正高主持人梁开斌
讲座类型社会科学讲座对象全校师生时间2025-04-13 09:00
地点模拟法庭




从事法院工作41年,担任过三级法院的审判工作。从书记员做起,历任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等职。与他人合著出版15本著作。在人民司法、人民法院报等期刊和报纸共发表论文40多篇。
讲座
主要内容
法官裁判思维及修养的核心在于将法律逻辑、证据分析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确保裁判既符合法律精神又体现社会公平。法官的思维首先应扎根于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严格遵循法律推理的严谨性,避免个人情感或外界因素干扰判断,同时注重证据的审查,坚持“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确保每项裁决建立在充分、合法的证据基础之上。此外,法官需具备辩证思维,在个案公正与社会效果之间寻求平衡,既要维护法律权威,又要考虑裁判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避免机械适用法律导致实质不公。程序正义同样是裁判思维的关键,法官必须确保诉讼程序合法透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通过规范的程序提升司法公信力。在个人修养方面,法官应秉持中立、克制的职业操守,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以应对法律更新与社会变迁,同时坚守廉洁底线,以公正无私的品格赢得公众信任。裁判思维与职业修养的不断提升,最终目的是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让每一个判决都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