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低压配-微网深度融合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者:
科研处
更新日期:
2024-12-28
访问次数:
158
讲座题目 |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低压配-微网深度融合关键技术研究 |
---|
主办单位 | 电子电气与物理学院 |
---|
联合主办单位 |
|
---|
讲座人 | 缪希仁 | 讲座人 职称 | 正高 | 主持人 | 邹复民 |
---|
讲座类型 | 自然科学 | 讲座对象 | 全校师生 | 时间 | 2024-12-31 14:30 |
---|
地点 | 校学术报告厅 |
---|
讲 座 人 简 介 | 缪希仁博士,福州大学教授、博导,198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陀螺仪表与惯性导航系统专业;2000年获得福州大学电机与电器专业博士学位。曾任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科研与研究生副院长,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智能建筑技术推广中心专家,现为福州大学电力系统与装置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智能电力设备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器智能化及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长期致力于电器及其系统智能化、新型原理结构电器、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专利技术转让开发项目、企业委托开发科技项目等20余项,发表 SCI 收录论文30余篇,获得中国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与德国授权发明专利1件,承担5部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与5部国家标准编写或修订工作、获得3项省级奖励。 长期从事智能电器技术研究、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及数字家庭控制技术开发,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与企业开发项目20多项,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80多篇,获得2009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授权国家专利8项。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委会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智能建筑技术推广中心专家;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电机电器分会理事长。 |
---|
讲座 主要内容 | 本报告聚焦于新型电力系统中“双高”特性(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与高电力电子化)所带来的深刻挑战,系统性地探讨了低压配电网的构建及其在新能源消纳与供电质量保障方面的关键问题。报告进一步分析了多元直流源荷接入对传统继电保护方案的影响,揭示了其对电网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深远影响。
此外,报告重点介绍了低压配电网与微电网深度融合技术的前沿研究成果,包括协调调控策略、交直流故障检测方法、故障限流技术及选择性保护方案。基于这些技术突破,报告提出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求的新能源电器及其系统技术框架,并展望了其在低压配-微网深度融合中的广阔应用前景,为构建高效、稳定、绿色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科学参考与技术支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