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向前还是向后:司法智能化的图谱与大模型
发布者: 科研处 更新日期: 2024-10-29 访问次数: 147
讲座题目向前还是向后:司法智能化的图谱与大模型
主办单位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
讲座人吴旭阳讲座人
职称
副高主持人梁开斌
讲座类型社会科学讲座对象全校师生时间2024-10-23 15:30
地点模拟法庭




吴旭阳,法学博士,现为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律认知、数据与智能研究中心(实验室)执行主任,同时担任厦门市法学会大数据与智能法律研究会会长,厦门市政法委法律顾问,厦门市公安局法律顾问,厦门市人民政府立法咨询专家,厦门市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在《学术月刊》《自然辩证法通讯》《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等综合类期刊以及《政法论坛》《东方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几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福建省社科、福建省软科学等省部级课题5个,并有多项成果获得奖励,还有2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和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讲座
主要内容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其在2016年实现了从仿人脑的范式转向大数据深度学习的模式,并在2023年进化到海量数据的大模型时代。其对法律科技的影响较大,在大数据深度学习时代,法律人工智能的研发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模式,具有较强的深度和正确性,法律人在相关产品的研发中能起到较强的作用。2023年人工智能进入大模型时代,大模型整合模式逐渐在法律实践中应用,大模型所运用的数据远远超出之前,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其在法律领域的缺点也表现出广度较好而深度不够的问题。而进入2024年后,大模型在法律领域又有进一步的进化,已经开始展现出广度和深度同时并存的特点。大模型和法律专业模型的整合会对知识图谱模式产生一定的威胁,这种整合打通了各个法律细分业务,对于知识图谱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威胁和挑战。这对于法律从业人员而言具有一定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法律人而言,法律基础知识是一切的基础,法律人也应当对科技进行一定的了解、学习、应用。科技当道,法律人也应当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