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因势生形,在地营建
发布者:
科研处
更新日期:
2022-09-26
访问次数:
308
讲座题目 | 因势生形,在地营建 |
---|
主办单位 |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
---|
联合主办单位 |
|
---|
讲 座 人 | 刘智伟 | 讲 座人 职 称 | 正高 | 主持人 | 杜峰 |
---|
讲座类型 | 自然科学 | 讲座对象 | 全校师生 | 时 间 | 2022-10-13 19:00 |
---|
地 点 | 逸夫楼二楼报告厅 |
---|
讲 座 人 简 介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第九建筑设计事业部总经理兼总建筑师、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学术兼职华建集团技术委员会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华建技术》(内刊)编委会委员、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卓工计划”企业导师、 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建筑实践与理论学组成员、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专家库入库专家、 上海市建筑学会幕墙专业委员会委员/产业与商业地产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专家。 个人荣获 2018 年获上海市杰出中青年建筑师提名奖、 2019 年获上海优秀青年工程勘察设计师奖、 2020 年获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建设功臣称号、 华建集团领军人才。 |
---|
讲 座 主要内容 | 建筑设计往往需要表达一种建筑与场地(气候,环境、地形地貌等)的关系,这要求我们建筑设计需要关注的自然先天条件。“因势生形,在地营建”,主张建筑本体与自然环境互相关联,十分融洽的组合在一起,这种类似“天人合一”的场景就是我们认为建筑与场景比较和谐的一种状态,也是建筑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实践。 讲座主要有以下章节: 1、大院的建筑设计随着技术发展而不断拓展,建筑设计是链接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2、建筑设计要关切场所的自然条件,如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形成源自场所的设计原点。以上海崇明陈家镇生态办公楼、上海博康总部办公楼和三峡国家工程博物馆三个案例为例,分析建筑设计对风、水要素的关切和应对,形成特色性的设计与建造。 3、聚焦于福建实践案例,从自然山形、地域建筑文化、自然气候条件等地域要素出发,回顾剖析几所乡村学校的在地设计心得。 |
---|
|
|